|
知乎上有人发起这样的话题:为什么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对陌生人却心生怜悯?总觉得自己生性凉薄却又看不得人间疾苦。
仔细一想,身边还真有这样的人。他们好像很难把大部分的情感投注在亲近的家人身上,而是转向外部,总是生活在别处。
同时,这种状态容易引起家人的不满:“自己家的事不操心,倒是有精力去管别人家的闲事”。
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得不到身边人的正向反馈,被贴上了缺乏爱心、自私冷漠的标签,处境更加边缘化了。
一位朋友前阵子患了重感冒,起不来床的时候,很想让母亲帮她带带孩子,再给她熬一碗热热的姜糖水。
但事实上,母亲只是简单问了问她的病情,什么也没有做,然后像往常一样,出门去关心那些老姐妹的疾苦了。
朋友很伤心,觉得无助的时候没有指望,不被最亲近的人重视,心生凉意。
安慰朋友之余,我也在想,这种凉意,其实很有可能是她母亲内在的荒芜,这和外显的冷漠,是表里呼应的。
一个人显得凉薄,是攒够了无数次对父母的失望。
从小到大,很多人都没能逃得过一件事,就是父母经常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表面上看,父母是想用别人的孩子的好,来激励自家孩子进步;但孩子心中,这是来自父母的致命打击,甚至会相信,自己就是非常差的、无价值的、不配被爱着的小孩。
某次跟同学聊天,说起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天他爸因工作不顺,在外面喝了酒回来,进门就骂他妈做饭不好吃,家收拾不利索。
他气不过,从里屋出来想为妈妈辩解,结果他爸把目标转移到他身上,嫌他脑子笨,回回成绩都排在隔壁同学的后面,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
朋友气不活了,冲他爸吼:“你要是觉得那谁好,让他来给你当儿子,我走!”
他爸把桌子拍得山响:“放屁!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所以不知道当父母的是否能够意识的到自己心理的分裂与扭曲。
一方面,如果承认了别人的孩子好,就相当于在说自己的种是孬的;这是自恋所不允许的。
但另外一方面又见不得自己孩子比别人差,虽然不一定真的是孩子差,只是父母无法接受差的自己罢了。
进一步说,这些父母自身的心理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整合“好与坏”的阶段。
他们只能简单以好坏对错以及别人的评价,来断定和纠正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将孩子视作一个有情感的独立整体来对待,更谈不上去尊重孩子的个性。
如果父母仅以个人的好恶、把孩子当作“透明人”来进行互动的话,就是在情感上对孩子的冷漠;那这个孩子日后对父母或者其他关系近的人凉薄,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精神分析认为,我们对待另一个人的态度,多半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早年的重要客体,也就是养育者,如果他们带给我们的体验是情感隔离的,同样我们也会对身边人施以冷漠。
至此,我们的内在会形成这样一条经验:向亲近的人寻求认可是不可能的。即使现实中有,潜意识也会自动过滤掉。
所以,我们可能会转而寄希望于不那么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在他们那里获取情感回应。
在普通人际中,发出去一份善意,就会得到一份确认。
就像我朋友的母亲,和老姐妹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相互怜悯和帮助,彼此投射好意,得到的也是滋养的部分。
一旦回到家里,就要面对各种鸡飞狗跳,当内在好的能量不足以容纳和化解坏的、不愉快的体验时,人就本能开启了漠不关心的自我防御,让自己抽离开,不面对。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身边人的漠不关心,意味着否认了自身口欲期依赖的愿望,然后把它转投到身边以外的人身上,再对这些外人施以援手。
这个过程相当于以变通的方式,满足了自己早年间被照顾的需求。
除此以外,怜悯他人,可以让我们忘记自己的疾苦。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要被客体吞噬,或者生活在一种极度被控制的关系中,TA也会使用冷漠来进行摆脱。
每一段控制的关系,都暗中标好了价格,即你要对我负责。和陌生人打交道最轻松之处在于,我们能够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出来的主体,可以不用为对方负责。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诉我们:要爱具体的人,不要去爱抽象的人。
可以这样来理解:具体的人,是我们身边真实的、有着优缺点、令我们欢喜也让我们讨厌的人;抽象的人,是与我们距离较远、被我们理想化了的、或者片面化的。
我们为什么要对身边具体的真实的人冷漠,而选择去对一个抽象的不真实的人报以热情或怜悯呢?
原因在于,跟具体的真人打交道,我们的欲望不会全部被满足,有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要妥协于他人。
如果没有完成这一步的心理发展,就将不可避免的转身投入抽象的人。
温尼科特认为,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母亲为婴儿提供的环境质量,决定了婴儿的个人状态。
他指出:影响力最大的不是粗暴虐待或严重剥夺,而是母亲对幼儿的应答敏感性质量的某些问题,即她对幼儿需求的“处理”。
关键不是喂养本身,而是爱;不是需要的满足,而是母亲对幼儿体验中“个人”特征所做的反应。
我们常说“女人一孕傻三年”,其实是在说,母亲在为应答孩子的个人主观感受所作的一切准备。
母亲这种全身心的敏感,将帮助婴儿完成一个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主观全能。
在这个阶段,婴儿需要感觉到,是他的愿望创造了世界。他饿了,乳房就会出现;他冷了,周围就会变暖。乳房是他创造的,母亲也是。
婴儿完全依赖着母亲而不自知,他以为是自身的愿望创造了他想要的客体。也恰恰是因为这个过程,让婴儿为后面自发出现的体验奠定了基础。
随着母亲妈妈对婴儿如此密集的回应一点点撤回,孩子逐渐开始意识到,虽然可以相信自己之前的全能感,但是自己的欲望并非无所不能,需要妈妈的帮助才能实现。
这对孩子的巨大意义在于,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依赖着别人的。而别人作为另一个主体,也是有着自身欲望和计划的。
也就是说,当孩子经历了依赖的这一过程,TA才能走向独立,能够去爱具体的人。即便这个具体人有时让自己感到挫败,TA也会去尊重和接受对方的主体性;而不是去到一个抽象的人那里去寻求缺失的依赖。
所以,没有人生性凉薄,只不过是在需要依赖的最初,求而不得。
不管你觉得自己冷漠,还是感到在身边人的冷漠中受了伤;希望以上的解释和分析,能够对你理解自己及他人,有一点帮助。
弗洛伊德一再强调:对自我投注过多的力比多是危险的。并断定,我们为了避免得病而必须开始去爱,而如果因为挫折无法去爱,那么我们将注定得病。
在我看来,忽略身边人,对陌生人心生怜悯,也是一种自恋的变形表达。我们还是需要跟身边真实具体的人去连结,哪怕没那么愉快。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