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回复: 0
收起左侧

我的“三国”书香时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4-5-1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三国”书香时光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花桥寺学校:吴忠富
我出生在农村,我从小就是“三国”迷,课外阅读“三国”的历程分为连环画阶段、《三国演义》阶段和《三国志》阶段。这三段难得的“三国”书香时光陪伴我一步步成长,帮助我看见了更精彩、更广阔的世界。
把我领进“三国”世界的是我的小学老师——吴世文老师,也是我的家门二爹,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自习课,吴老师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问我们要不要听故事,我们随即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期望。那节自习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知道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吴老师仿佛打开了一扇门,把我引进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世界,在我的脑海里播下了痴迷“三国”的种子。
后来,班上一个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十来本纸张泛黄的小人书版《三国演义》。这些小人书虽然破旧不堪,但依然不影响那位同学成为我们的“大哥大”,为了能够从他那里借来一本小人书解馋,我们非常愿意帮他背书,帮他“做值日”。一次,我好不容易借到描绘“桃园结义”的小人书,心里简直比考了100分还要高兴。晚饭过后,就着昏暗的灯光写完作业,那是没有电灯,是煤油灯,我才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掏出那本被我视若珍宝的小人书,一页一页慢慢翻开,然后细细品读。由于过于专注,我的头发竟然被煤油灯的火苗烧得“吱吱”作响。就这样,我有一茬没一茬地断断续续读了十来本《三国演义》的小人书,读到了更多“三国”的人物和故事。
我上的是乡镇中学,学校还没有图书馆,在校园周边却有很多私人读书摊。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大部头”《三国演义》。那时,课外读物稀缺,书摊老板不允许顾客把书借走,我只能每次交一毛钱,然后在他的读书棚里自选书籍阅读。初中三年的午休时间,校园外的读书棚是我光顾最多的地方,给了我难忘的书香时光。当时,家里距离学校有十多里路,我无法回家吃午饭,父母便节衣缩食,每天给我一两毛钱吃午餐,我偷偷地把这些午餐费“贡献”给了读书摊老板,把物质粮食换成了精神食粮,对“三国”的人物和故事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
我读“三国”的第三个阶段是参加工作后读《三国志》。陈寿笔下的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一个个从书页上立起来,或温文尔雅、或勇毅无比,或忠诚、或奸诈……让我站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更真实、更客观地触摸到了那段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历史。我在《三国志》的书页贴上了红红绿绿的文字备注标签,书被我越读越“厚”,我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了。后来,我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了些读后感,写了些对“三国”历史、“三国”人物、“三国”文化的认识和思考,先后有十多篇论文被收入一些关于诸葛亮的学术论文集,多次在全国性的诸葛亮文化论坛上作主旨发表文章,主编的《诸葛亮及桂林后裔》和《峰林之都论孔明》论文集公开出版发行,还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发起“诸葛亮文化乡村公益书吧”推广活动,让乡村响起琅琅书声、洋溢浓浓书香,吸引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来桂林开展廉政教育,获评市级最具创意湖北省社科论文活动奖。
这三个阶段的“三国”时光之旅,也是我人生成长的“三级跳”,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岁月中,我将一如既往地读“三国”、品“三国”,多读、多思、多写,用“三国”的书香来充实平淡平凡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