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9|回复: 0
收起左侧

为什么父母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5-1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父母的,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十有八九是关于孩子“不爱学习”的:






“打游戏劲头十足,一到学习要么犯困,要么干别的去了!”






“那么简单的内容,教半天了,还是学不会!”






“每次跟我保证好好学习,但就是没行动,上课溜号、作业拖延,多说两句还跟我急!”






……






这些问题搞得父母心力交瘁,关键是我们自己干着急,孩子那儿一点儿改善的迹象都没有,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






衣食无忧、父母爱护、顺风顺水,只要专注学习就行,怎么就做不到呢?






因为“不爱学习”的背后,另有隐情。






是谁在学习?






前两天,朋友跟我讲起了自家孩子,开口就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






“你说他小时候挺聪明的,唐诗听三遍就会背,十以内加法教一遍就能自己做。






现在这是怎么了啊?刚讲完例题,变了个数就算错了,稍微把题目变化一下,立马说没见过不会做。生字写十遍还能写错,英语单词刚读完就不会读了。






我这怕他成绩落下,天天晚上跟着他一起学,先学比较难的,再学容易的。为了方便他理解题型,我都事先自己做一遍,归纳筛选好了再给他做,还给他准备了错题本。






可人家就跟不是自己事儿一样,我看着他就好好写,不看着就溜号。成绩完全取决于我抓学习紧不紧。






我是真没办法,你说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呀?是不是从小得到太多了,就不愿意努力了?”






是呀,明明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别人都急了,怎么偏偏他不当一回事?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是谁在学习?






这个问题指向个体的自主性。






自主性,对孩子来说,即“我想通过自己做到”,于父母而言,即“让孩子自己做主”。






学习是谁的事?






在我们的意识里,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又不知不觉成了父母的事。






回过头来看看朋友的做法:






“先学比较难的,再学比较容易的”——给孩子定学习计划;






“怕他成绩落下,天天晚上跟着一起学”——监督孩子学习;






“事先归纳筛选好,再给做个错题本。”——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好好学。






朋友什么都替孩子想了,什么都替孩子做了,也就看不到孩子真实的需求是什么了。学习这件事,也就成了与孩子无关,她自己的事情了。






“反正我学什么都是为了你,成绩好也是你的功劳,我一点儿成就感和价值感都没有,我何必去费心学习。”






就像尹建莉老师举的例子:学习像搬砖,你愿意在监工的指令下,吃苦耐劳、拼尽全力地用双手搬,还是愿意有人给你造一辆推车,甚至放上音乐轻松愉悦地搬?






答案不言自明。






很多父母说,我早就改了,几乎不干涉孩子的学习,他怎么还这样,甚至学习更差了?






这里面大致存在两个状况。






一个是,虽然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权利,可在生活中把控着孩子的方方面面:






你吃饱了?再吃一口吧。


想出去踢球?会受伤的。


要出去跟同学玩?乖,外边不安全。


想看XXX节目?播出时间那么晚,明天该起不来了。


……






时间久了,孩子就明白,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父母察觉不到,也不会满足自己。






孩子的生命力受到压制,自主性被剥夺,他仍旧无法在学习上自己做主,当然没什么改变了。








另一个是,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一般是从他3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的,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构建自我的敏感期。






如果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被打压,父母不允许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他的自主性就很难发展起来。






孩子一路长大,低年级时问题还不大,到了高年级需要靠孩子通过主动观察思考去学习了,父母才发现问题大了。






这时候,盯着孩子学,他得过且过;不盯着吧,也从没见过孩子主动学习。父母一旦放手,孩子成绩反倒不如之前了。






是孩子不想好好学习吗?






不是的,是他从小就没有获得过“自己做主”的权利,他不适应父母完全不管的状况。






他需要经历一个混乱期,才能真正学会如何“自己做主”。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父母的帮助。






所以,只“放手”,孩子并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能够真正看到孩子,让孩子发展出稳定的自体感,他才会有好好学习的最初动力。








当孩子抗拒学习时


他到底在抗拒什么?






那是不是说,孩子有了自主性,就会自发自觉热爱学习了?






不一定。






如果父母发现,跟孩子重复说了很多次“学习是大事,你自己要努力”都没用,孩子还很抗拒,那么大概率不是孩子不理解你的意思,而是你和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






有个高中生曾在后台留言:






“我自己是个慢性子,现在的高中学习节奏比较快,我不太适应。






我爸瞒着我,偷偷给我找了个辅导班,等到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诉我,他说那边的老师经验丰富,肯定能帮我适应学习节奏,又说那个辅导班里的学生都很勤奋,肯定能带动我好好学习。






我都听懵了,怎么到了我爸嘴里就成了我跟不上学习,不好好学习?






而且这事也没跟我商量,他自己就定了。






我都上高中了,为什么还要替我做决定,连知情权都没有。我很生气,辅导班去是去了,老师是挺好,但一想到我是被逼来的,就不想好好听讲。






我总觉得,我要是觉得老师好,爸爸就会认为他的决定是对的,以后更加干涉我了。






现在成绩一般,我有点着急,但一想到我爸做的事,我就坚定了,我要做自己。”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说:“所有绝望的本质都是对无法成为自己而绝望。”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想成为自己的动力。






对孩子来说,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让他们做自己,他们采取的方式往往是:跟父母对着干。






既然“上辅导班,尽快适应学校”是爸爸的意愿,那孩子就觉得“不好好听讲,不努力学习”才是做自己。






在父母看来,孩子是在抗拒学习,实则孩子是在抗拒父母的控制。






孩子可能看不清这一点,但是如果父母也看不清,一切就会陷入到死循环中:






成绩下降→强制辅导→孩子愤怒→抗拒学习→毫无进步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那么,父母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用孩子能够欣然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好好学习”这点上,其实父母和孩子没有分歧,因为孩子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变好意愿,只是他们在跟父母的沟通中,没有感受到被爱、被肯定、被尊重,所以孩子便用对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所以,父母越是强硬地讲道理,孩子就越是想要反抗。






我们教育孩子,肯定是想让他成为一个完整而幸福的人,而不是听话照做的提线木偶。






当我们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重塑亲子关系时,孩子才会最大程度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之前一直僵持着的问题,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解决了。








是孩子不爱学习


还是父母不爱学习?






很多父母的疑惑在于,我是真的给了孩子爱与自由,也没有干涉他的选择,怎么孩子还是不爱学习?






有位妈妈从小是学霸,一路读到化学博士,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绝对是学习好到爆那种,结果她儿子从上学开始,成绩就一塌糊涂,打开书就犯困,做几道题就开小差。






是不会做吗?经过她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儿子很聪明,经常能够举一反三,但就是讨厌学习。






为此妈妈想了不少方法耐心引导,但这些方法用在其他地方都管用,唯独用在学习上都失败了,发展到后来,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日益加深,母子俩的关系越来越紧绷。






这位妈妈感觉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她真的用错方式了吗?可能是,但更大的可能,是孩子察觉到了妈妈潜意识里隐藏的渴望。






这位妈妈小时候,被自己的妈妈严格要求,每天除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还要写一大堆妈妈给的课外习题,并且还要弹一个小时钢琴。






她想出去跟小朋友们一起玩,需要提前一天跟妈妈“申请”,就这样每次她出去玩,妈妈仍然会表现得特别不高兴。






为了让妈妈开心,她只能不出去玩,拼命学习,那个渴望自由自在玩耍、不用学习的小孩被她压在心底,逐渐遗忘。






但是,渴望不会因为压抑就消失,而是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她把这部分被自己压抑的需求投射给了孩子,孩子接纳了她的投射,就成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为什么父母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我们意识层面表达出的内容,跟潜意识里的需求差太多,且我们内心也期望着通过孩子来满足这部分从未被满足的渴望。




就如同萧伯纳所说:“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写在最后






让我们回到最关心的问题上,孩子怎么才能爱学习?






首先,孩子必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被父母强制、操控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工作时,领导在身后盯着,错一个步骤,领导叹口气;业绩不理想,领导吃不下饭;别人赶超你,领导一脸痛苦。






你还能好好工作吗?






孩子也是如此,当学习被父母过度“关心”时,他的学习动力也就消失不见了。






其次,爱孩子,真正看见孩子,让亲子关系变得融洽。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无需培养,只要持续浇灌爱与关注,他就会积极向上。






怎么爱?






告诉孩子:“无论你成绩是好是坏,无论你将来有何成就,无论你如何选择你的人生,我都无条件地爱你、信任你、支持你。”






怎么关注?






聆听孩子的心声,重视他的感受、情绪、想法,陪伴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最后,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接纳自己,对孩子言传身教。






心理学家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事更重要。”






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我成长上,自己的人生课题自己完成。那么,孩子也能专注于“成为他自己”,不必肩负着本应父母自己承担的责任。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面对复杂的题目,没有怯弱,没有投降,而是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发挥到极致,最终解出了正确答案。






你是不是为他感到骄傲?他也一样,因为你就是如此解决自己的困境的。








也许,有的父母会问,那我做到了,孩子还是不爱学习呢?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




“狭义的学习,是学习教科书里的那些东西,为了应付考试;广义的学习,是学习任何东西。






一味地把人生看成竞争的战场,是一个更大的误区,它会剥夺一个人享受生活的能力。”






当一个孩子获得足够的爱、关注、尊重,生命的内在能量得以流动,由内而外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他怎么不会热爱学习,热爱万事万物呢?








爱孩子、看见孩子、尊重孩子


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这才是他们


热爱学习、舒展生命的力量之源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心理知识和信息,欢迎关注:十堰悦茗语心理咨询     http://www.ymyxlz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