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0|回复: 0
收起左侧

第一次吃粽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6-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吃粽子
(贾斯炜: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作家)
整个郧阳地区,也就是后来的大十堰,甚至是全国的人都知道“郧县大堰乡,有个九里岗,三面红旗高华堂,胜过夏禹王。”所以人人都知道我们那里有个五四长渠,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供应灌溉,所以旱涝保收,生产的米面除超额上交国家之外,不仅不存在缺米少面的问题,而且生活异常的丰盈。其实这只是外人眼中的郧县大堰乡。
所谓的五四长渠灌溉的范围仅仅是原来的茶亭,也就是后来的花果山梁子及两边的不远处,我们那里的山坡上是没有办法引水供应灌溉的。
没有水,就没有稻谷,没有稻谷就吃不到干饭,更不用说粽子了,所以我们那里,也就是红椿坡的这代人小时候很少有人知道粽子是长什么样子的。
至于粽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这个时代,对我们那里,甚至是全国的人也没有必要再加以说明了。
母亲是郧阳府大家子的姑娘,读高中的时候在学校领导的主持下,与父亲举行了婚礼,大学毕业后与父亲一同分配了工作。
不久因为父亲被打成了右派,母亲就与单位不辞而别,随父亲来到了郧县大堰乡的红椿坡接受改造。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听到母亲说了一种叫粽子的食品,特别好吃。于是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成天都在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吃到个粽子。
这年因为母亲怕我饿死了,正月初三四的就背着父亲和两个哥哥、姐姐把我送给了新城梁子上的一家人,给人家当了儿子。
可能是父母哥姐们知道我过的并不习惯,结果深秋时节二哥进城将我领回家了。
第二年五月初四一大早,父亲夸张地喊叫道:“娃子们起来,搞馍馍叶,妈要给你们包粽子吃了。”
兄弟姐妹五个听到父亲的叫喊声,比军队紧急集合还快地到了堂屋,简单地商量后一阵风似的出了门,很快搞了几抱梧桐叶回来了,等着父母亲给我们包粽子。
此时母亲正端着三分之一碗儿的米,洒了一点盐进去加水泡上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咋还不包?”
母亲说:“要泡到明天的这个时候才能包。”
于是我们兄弟姐妹都失望而又期待地等待着。那天晚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都是一夜没有睡,硬是等到初五天还没有亮都不约而同地起来了,大哥和二哥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父母的催促下,便主动地挑了四挑子水,我们三个小的就一直在厨房等待父母的到来。
知子莫若父母,父母可能也是知道我们的心思,毕竟是第一次给我们包粽子,不大一会都起来了。
父亲边向厨房走边吆喝道:“娃子们包粽子啦!”
“把馍馍叶洗八个。” 母亲拿着一小撮龙须草走了进来。
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争先恐后地洗起了馍馍叶。
母亲左手拿着碗,右手堵着碗沿,逼干了碗里的水,加了一调羹灰面和少许盐,拌匀,拿起一个馍馍叶,让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站在前面示范着包给我们看。
第一个包好后,接下来,在母亲的指导下,让前面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包了剩余的七个,他们包的时候加米的事情都是由母亲亲自操作的。
八个粽子包好后,我打眼儿一看就是五个大的鸡蛋大小,三个小的乒乓球大小。当然这个尺寸是毛的,是包含馍馍叶在内的体积。
母亲把八个粽子放在锅里,添了半锅水生起了火,水开了很长时间后,母亲到房屋里拣了半葫芦瓢红薯干洗洗倒了进去。这可是我生平见到母亲做饭用红薯干最多的一次。
饭终于好了,父亲将红薯干盛进一个盆子里面,将粽子盛到一个大碗里面端到了堂屋放在了桌子上时,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在给我们制造仪式感。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早已围了上去。
我用的是一个木碗儿,也就是用龙须草编后上土漆制成的碗儿。这天中午我是一满碗红薯干儿,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父母都是大半碗。
接着父亲开始分粽子了,我先得到了一大一小两个,接着是从大哥开始从大往小一人一个大的,剩下两个小的父母一人一个。
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儿都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粽子,这算是我生平吃到的第一次粽子。
父亲把他的咬了一小口后给我放到碗里说:“我嫌粘牙。”
母亲也是咬了一小口说:“我怕吃多了停食。”剩下的给了小姐姐。
从此以后,我们天天都在盼望着过五月端午。一直盼到土地下放到户儿。
这年不知道父母在哪儿搞了那么多米,五月初四泡了多大一盆子,也许是我们都长大了的缘故,再没有第一次的那种渴望了。
初五半早半儿,父亲开始擀面条,这天父亲擀了两擀硬爽爽的面条,擀第二擀儿时父亲说可以包了,母亲便把我们都叫到堂屋。我一看泡米盆子里的水没有逼掉,遂说:“妈,没有逼水,没有加盐,也没有加面。”
母亲说:“粽子本来是用糯米做的,往会儿没有糯米,粘不住,就要把水逼掉加面,正会有糯米了。粽子本来是蘸糖吃的,那个时候没得,就得加盐,要不是就没有味道。”
从此,每年五月端午的粽子都是吃好了为止,红薯干也退出了主食的舞台。
二0二四年六月九日(五月初四)
电话:13872801780;微信:jsw7238760。
贾斯炜,湖北省作协会员,督导级心理咨询师,法学教授,《周易》研究、应用者;十堰楚郧法律事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楚郧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师。
1970年生于鄂西北大山深处一个小山村,1993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善于从法理上对法律事件进行根源性分析,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研究心理学30余年,擅长从心理、法理、伦理、中医的专业理论出发,解决孩子厌学、抑郁、焦虑、青春期叛逆等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导致的夫妻感情、家庭矛盾、法律问题,从而解开心结,挽救了无数在阴影中挣扎的个体和家庭,特别是迷途少年和濒危的婚姻。
擅长对求学(工作)发展方向、中止、改变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指引。
常年辅导各类面试、接受各类心理(发展)咨询;招收愿意入门心理学(可含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文学、法学的爱好者为徒,学费面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