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我们简单吃过早饭赶到景区,已有好多游客在检票口排队等候。
戏剧幻城占地600多亩,有大大小小21个剧场。景区内所有的墙体都是夯土结构,一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高粱田地,串串颗粒饱满的籽粒挂满枝头。
因时间紧凑,我们选择了三大主剧场之一的“李家村剧场”。故事发生时间是1942年,背景是内忧外患下的河南大饥荒。李家村是河南豫中平原上一个普通农村,1942年的洪涝,干旱和蝗灾,百姓民不聊生。为了活下去,村民们共同做出一个决定,把仅有的一点点小麦种子留给村里的孩子,期望他们来年春天播下种子,哪怕一点点收成,也要为村里的后世子孙留条活路。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决定全部离开村庄集中到村后的山上。他们互相搀扶着离开村庄,一步一回首,一步一挥泪。家园难离,故土难离,这里可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根和魂啊。这种沉浸式的代入感演出方式已把观众推置于一种难以言述的情绪里,很多观众已经在默默的拭泪。这时,音乐缓缓响起,低沉,悲怆。悲凉的唢呐吹起,哀伤,凄凉。片片鹅毛大雪从舞台上空漫漫飘落,山中老人的嘶喊响起:走吧,快走吧,不能让我的孩子看见我,不能让我的村庄看见我,不能让门前的枣树看见我。老天爷呀,你下场大雪,把我们都冻死吧。只叫人听的肝肠寸断,泪流不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河南的故事。在这里,是笑着进去,湿了眼眶出来。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一位女演员给了坐在前排的观众一小撮麦粒,我把它攥在手心里,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复杂的珍视这个叫做粮食的东西,体验,感受,静默。我是如此,我身边的女儿如此,今天的观众更是如此。
大大小小21个剧场,时间有限,我们不能一一看尽,只能选择性的观看。《老院子》:一个老院子,一群老人,他们一起聊天,唱戏,发呆。他们的周围高楼林立,他们很孤单,也很可爱,他们也小心翼翼。
《苏轼的河南》:
:苏先生,苏先生
:你们叫我何事
:您为何要葬在河南
:你们说呢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吾心安处是吾乡
好一个苏先生,一个真性情的苏先生,一个豁达的苏先生,一个浪漫的苏先生。他是真豁达,还是无数次被贬后无奈的豁达。后人不知,或者,你,我,芸芸众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学着做苏先生,学习他在顺境中的真快乐,逆境里的真豁达。
一天的时间,只观看了5个剧场。走出幻城,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经过高粱田,凉风徐徐,“只有河南”的主题曲一直回响在上空:一年又一年,往事如云烟。归来又走远,在天边。待你归来时,依然是少年,我们的故事,已千年。
感受是一种很真实,很私人的情绪,我从不敢狂妄自大的向你推荐什么。可是,《只有河南》,值得你前来一看,带着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来倾听一个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我们会笑着进去,红了眼眶出来。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会更懂惜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