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96|回复: 0
收起左侧

十堰人文:人老心不老(无患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4-10-2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  文质彬彬   表里如一
无患子
文质彬彬,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死板。文采和质朴结合匀称,才是君子。”“文”在这里指各种礼节仪文。今日有的人豪放不羁,言辞直爽流于粗野;有的人躬敬礼貌,谈吐严肃,却流于呆板。“彬彬君子的外在风貌,也不容易;如何能内在地文质协调,就更难了。“文”也可以是某种“形式主义”、“文本主义”、条条框框、华丽装饰一大堆,似乎周全好看,其实空腐不堪。宁质朴粗放,有生命活力,勿迂腐死板或华而不实。为人、做事,似均如此。今日多反其道而行之,以“文胜”为尚。君不见当代各种时髦文字乎?
从另一角度讲,中国哲学讲究融理于情,情理合一。“质”,情感也;“文”,理性也。“质胜文”近似动物,但有生命;“文胜质”如同机器,更为可怖。孔子以“礼”、“仁”作为中心范畴,其功至伟者,亦在此也:使人不作动物又非机器。
关于“文胜质”如同机器,孔子有“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是器具”的话。(《论语·为政》)这句话今天可以读作人非机器人,即人不要被异化,不要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或机械。人“活”着不是作为任何机器或机器(科技的、社会的、政治的)部件,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从科技成果到权力意志到消费广告)的奴隶。人应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和实现,这才叫作“活”。这是从哲学说。从社会学说,“君子不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说明士大夫(以占有土地为经济来源)作为“社会脊梁”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是某种专业人员。他们读书、做官和做人(道德)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其职责是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生存。
“文质彬彬”相反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卖柑者言》:杭州有个卖水果的,很会收藏柑子。虽然经过冬夏也不溃烂,拿出来仍然很新鲜。玉一般的质地,黄金般的颜色,剖开里面,干枯得像破烂的棉絮一样。
我感到奇怪,就问他说:“你所卖给人的柑子,是想用它盛在祭器里共祭祀用,还是招待客人呢?想从表面上欺骗那些愚笨的人和瞎子吗?做这种骗人的事,也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职业有年头了,我靠这个来谋生。我卖它,人们买它,从没有听见过有人说什么,怎么只有你不满意呢?世上干骗人的事情的多着呢,难道只有我一个吗?您没有仔细想一想啊。当今那些佩戴兵符,坐着虎皮椅子的将帅们,威风凛凛,很像捍卫国家的人材,他们果真掌握孙武、吴起的战略战术吗?那些戴着高冠、拖着长带子的大官们,趾高气扬,很象辅佐朝廷的人材,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大业吗?这些人,盗贼蜂起而不知道抵御,人民困苦而不知道解救,奸吏害民而不知道禁止,法律破坏而不知道整顿,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而不知道羞耻;看他们坐在高堂上、骑着高头骏马、美酒喝得醉醺醺的、肥鲜吃的饱饱的,哪一个不是威武得使人敬畏,显赫得使人羡慕呢?又何尚不是外表象金玉,里面象破烂的棉絮呢?现在您不看这些,却看到我的柑子啦。”
(听了这些话)我默默地不能作答。继而想一想卖柑者的一番话,很象东方朔滑稽一流人物,难道他是对现实忿懑,痛恨邪恶,而假托柑子来讽刺的吗?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固然受人鄙视,但不重形式也不全面。《论语·颜渊第十二》:棘子成说:“君子只要质朴就行了,要那些礼仪文采干什么?”子贡说:“可惜呀,你这样来解释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文采就是质朴,质朴就是文采,那么虎、豹的皮便同于狗、羊的皮了。”这即是说,必须各有不同礼仪文采等外在形式,来确定和表达尊卑长幼等等不同的身份、地位、等级、位置、秩序,才能维系社会的存在,这就是礼制,所以“礼”与“仪”不可分,尽管“礼”并不等于“仪”,但无“仪”,“礼”也无法体现。
“文质彬彬”是孔子提出的“君子”标准,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与“君子”相应的有所谓“成人(完全的人)”。孔子在这里是告诉我们怎样做到“文质彬彬”成为“完全的人”。《论语·宪问第十四》:子路问什么才是完全的人?孔子说:“聪明有如臧武仲,欲望少于孟公绰,勇敢如卞庄子,才艺如冉有。再以礼乐文采表现出来,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又说:“今天完全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看到利益能考虑合理与否,遇到危险肯付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却并不忘记人生的承诺,也就可以是完全的人了。”高标准是“文质彬彬”,进退有据;不得已而求其次,也必须正直(“见利思义”)、勇敢(“见危授命”)和诚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虽也很不容易,但还是切实可行,能够做到的。
         
===================================================
情:好恶喜怒哀乐
无患子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到庄子家里表示吊唁,这时庄子正两脚伸直岔开坐着,一边敲着盆一边唱歌。惠子说:“和老婆生活在一起,老婆为你生养子女,直到衰老。老婆死了您不去哭也就够了,还在一边敲盆,一边唱歌,这样做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当她刚刚死去的时候,我怎么不难过呢?观察她开始,本来就不曾生,不只是没有生,而且本来就没有形体,不只是没有形体,而且本来就没有气。杂在恍恍忽忽之中,一变而有了气,气再变就有了形体,形体再一变化就有了生命,现在又变化而到了死,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互相代替运行一样。现在人家像休息一样,睡在这巨大的房屋之中,而我却嗷嗷地跟在旁边哭泣,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通天命的,所以不这样做。”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生人死,都是大自然循还往复过程的显现。知道这个道理的人,随着大自然的流转而自在的飘荡,所以不分生死,不趋生,不避死,生不喜而死不悲;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认为生是福,死是祸,所以趋生避死,为生而喜,为死而悲,结果不但不能改变死人的命运,而且枉费活人的精神。在这里,庄子讲的是情理关系,理性与情感的自然交融和互相渗透,理情调和。“情”来自动物本能,常与各种欲望、本能和生理因素相关联结,它包含非理性。“理”来自群体意识,常与某种规范和社会因素相联结,它常常要求理性。两者的配合交错,是使人既不同于动物、又不同于机器之所在。所以,庄子并非无情,而是以理导情,是控制而不是宣泄感情。
什么是“情”?《荀子·正名》:“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感乃人的本质、实体、真实,所谓人性即在此。所以儒家重视陶情养性,成就人生。儒家的“情”是以有生理血缘关系的亲子情为基础的。它以“亲子”为中心,由近及远、由亲至疏地辐射开来,一直到“民吾同胞,物吾与焉”的“仁民爱物”,即亲子情可以扩展为对芸芸众生以及宇宙万物的广大博爱。儒家认为有男女、夫妇才有父子、有父子之后才有君臣以及兄弟和朋友,但儒家既不以男女、夫妇,也不以天地、神灵,而始终抓住“亲子”这一环作为核心或根本。这即是从孝到仁。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就能理解管仲所说的“人之常情”。明·冯梦龙《智囊》记叙,管仲病重了,齐桓公去看他。桓公说:“您生病了,那么用什么来指教我呢?”管仲回答说:“希望大王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启方。桓公说:“易牙烹了自己的儿子来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大王呢?”桓公又说:“竖刁不惜把自己阉割了,来服侍我,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够爱惜大王呢?”桓公说:“常之巫会占卜生死,能消除疾病,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回答:“生死有命,疾病无常,大王不听任命运,遵行事物的本来规律,而专门依赖常之巫,那他从此将骄横得无所不为了。”桓公又说:“卫公子启方奉侍我已十五年了,他父亲死都不愿回去看看,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回答:“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父亲的,他连亲生父亲都能不爱,还能爱大王吗?”在这里,管仲以爱儿子、爱自己、爱父亲等人之常情来衡量人情、人性、人道,辨别真假、识别忠奸。
管仲说的人之常情,具体表现在父亲爱儿子,自己爱自己的身体,儿子爱父亲。所以,
情不是空的,它体现实实在在的人际关系。人在社会中生活。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情”又是与“世故”联系在一起:“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并不消极,讲人情并不是教人拍马屁,讲世故并不是教人耍滑头。“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世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让我们以人情世故的观点来看看苏秦的家人之情。
《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章上了十次,可是他的主张始终未能得到采纳。他的黑貂皮袄破了,百斤黄金也用完了,生活费用已经用尽。他离开秦国回家,裹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挑着行李袋,容貌憔悴,脸色又黑又黄,显出惭愧的神情。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布机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和他说话。苏秦长叹一声说:“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子不把我当作弟弟,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这都是我的罪过。于是,在夜间翻检书籍,摆出几十只书箱,终于找到了姜太公的兵法《阴符经》,伏案诵读,选择要点,反复诵读,加以揣摩领会。读得疲倦想睡的时候,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有去游说君主不能使他拿出黄金、白玉和锦缎,取得卿相的高贵地位的呢?”一年以后,他揣摩有了成果,说:“这次的确可以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苏秦于是走近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室里,和赵王拍着手谈论起来。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授予相印。随后又交给他百辆兵车,千匹锦緞,百双白玉璧,二十万两黄金,运载着随在他身后,以便联合六国,瓦解连横的盟约,以此抵抗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六国与函谷关以外就断绝了交往。
在这个时候,天下这詎大,百性这样多,王候这样威严,谋臣这样用权术,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耗费一斗粮饷,没有烦劳一个兵,没有派遣一个士,没有断一根弓弦,没有损失一枝箭,诸候就彼此亲爱,胜过兄弟。贤人在位,天下的百性才归服,一人受重用,天下的诸候都服从。······`
苏秦将要去游说楚威王的时候,路过洛阳,他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便整理房屋,打扫道路,演奏音乐,摆设酒席,到郊外三十里去迎接;他的妻子斜着眼看他,斜着耳朵听他说话;他的嫂子伏身在地,象蛇那样爬行,向他拜了四拜,就跪着谢罪。苏秦说:“嫂嫂!
你为什么以前那么傲慢,而现在这么谦卑了呢?”嫂子说:“因为弟弟的地位尊贵,而且有很多黄金”苏秦感概地说:“唉!一个人贫穷了,父母不把他当儿子;富贵了,亲戚都畏惧他;人生在世,对于权势、名位和金钱,怎么可以忽视呢?”(《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知道了人情世故,苏秦家人之情的冷暖变化,前后有天壤之别,就很好理解了。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复何言哉?
======================================================================
       好: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无患子
     楚王好细腰。《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墨子·兼爱中》)意思是,从前,楚灵王喜欢男子汉也有纤细的腰肢,所以楚国的大臣每天只吃一餐饭,吸足气屏住呼吸,然后扎紧腰带,扶着墙站立起来。等到一年以后,朝廷内许多臣子都脸色黧黑,身体消瘦。
     齐王好衣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王好紫衣,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紫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意思是,齐王洗欢穿紫绢做的衣服。齐国人也跟着喜欢。齐国出产的五匹白绢中,染成紫色的还不到一匹,齐王怕紫绢涨价。太傅劝齐王说:“《诗经》说‘不亲自带头,百姓就不相信。’现在君王要百姓不穿紫绢,就请君王您自己不要穿紫绢会见大臣。大臣有穿紫绢进见的,您就说:‘离得远一些,我讨厌紫绢的气味。’从这一天开始,朝廷中就不会有人穿紫绢了;从这一个月开始,都城中就没有人穿紫绢了;从这一年开始,全国就没有人穿紫绢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宣王好射箭。《尹文子·大道上》: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曰其名而丧其实。
意思是,宣王爱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其实,他所用的弓,力量不超过三石。他拿给身边的人看,身边的人都来拉一拉弓,试试强度。大家拉到一半就不拉了,并且都说:“这张弓的力量不低于九石,不是您大王,谁能够用这张弓?”宣王很喜欢听这些溢美的话。然而宣王所用的弓,力量不超过三石,而终生自以为九石。三石,是事实;九石,是虚名。宣王喜欢虚名而丢失了实实在在的事实。(《尹文子·大道上》)
     公仪休好鱼。《淮南子·道应训》: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給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意思是,公仪休新任鲁国的丞相。官吏百姓听说公仪休很喜欢吃鱼,便争相把一筐筐河鱼河鲜送到相府上。谁知公仪休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公仪休的学生上前谏奏道:“先生既然爱吃鱼,为何不收下呢?”公仪休矜持地笑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不能收。”学生挺纳闷地问:“这话怎么讲?”公仪休答道:“如果我经常收下别人送的鱼,就背上了贪贿爱财的恶名,结果弄得丞相的纱帽也戴不成,那时候即使我再爱吃鱼,又哪里能吃到鱼呢?现在我拒不收鱼,落下一个廉结奉公的美名,就可以牢牢坐住丞相的交椅,还怕没有鱼吃吗?”这真是懂得他人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人啊!
     以上四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好”字都读“好(去声)”,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行下效,影响深重。就是说,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爱好,下面的人必定爱得更历害。“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礼记·缁衣)意思是“孔子说:臣下事奉君主,并不是服从他的命令,而是看他的举动,然后跟着去做。君主爱好某种东西,臣下就一定会比他更严重。所以,君主的爱憎,不能不十分谨慎,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
那么,处在上位的领导者就不能有什么爱好吗?不是。关键是爱好什么。《论语·子路第十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意思是,樊迟问种庄稼的学问,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问种菜的学问,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走了出来。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呀。领导者爱好礼制,老百姓就没有不尊敬的;领导者爱好合理适当,老百姓就没有不服从的,领导者爱好信认,老百姓就没有不把情况讲出来的。如果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小孩来投奔。干吗要去种庄稼?”
    ======================================================================
【读书识字·老】
老:人老心不老
无患子
  
      常常听人说,我老了,我老了。到底怎样才是老?      
      人老的时间界定。古代有多种标准。一般指六十岁以上, 有的则指七十岁以上。女性五十岁以上亦为老。《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管子·海王》注:“六十巳上为老男, 五十巳上为老女也。”《晋书·食货志》:“十二以下, 六十六以上, 为老小。”古代还把八、九十岁的年纪称为耄耋之年,把八十八岁称为米寿,把一百岁称为茶寿。《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有“蹇叔哭师”的故事,说的是秦穆公偷袭郑国之前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不同意出兵,还对带兵主帅孟明哭着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师之入也!”秦穆公不听忠言,派人对蹇叔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意思是说:“你年纪太大了,怎么能正确判定出兵的胜负?你说军队回不来,你等不到回来那个时候了。”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全国人均寿命,据有关资料,建国前35岁,建国后的195757岁,198569岁,2023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8.6岁。2023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96亿。
     人老的体质特征。人老三不才:尿尿打湿鞋,见风眼流泪,放屁屎出来。                   说得更具体些: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眼睛越看越远,尿尿越来越近;眼前的事记不住, 过去的事忘不了;上面有想法, 下面无办法。
     人老的心理素质。老年人的心态非常重要,要乐观不要悲观。虎老雄心在。哀莫大于心死。宝刀不老。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孔子出游泰山,看见荣启期在郕这个地方的野外行走,身穿鹿皮袄,腰系绳索带,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问他:“先生这么快乐,是什么原因呢?”荣启期回答:“我快乐的原因多着呢!自然生育万物,只有人最宝贵,而我得以为人,这是第一值得快乐的。男女差别,在于男尊女卑,所以男人最可贵,我既然得以为男人,这是第二值得快乐的。人的寿命㪰时短得死在娘肚里,死在襁褓中,而我已经历九十个年头啦,这是第三值得快乐的。贫困是读书人的寻常事情,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终结。我安处常情,等待终结,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孔子说:“好啊!真是能自我宽慰的人呀!”
其实,孔子本人也是这样的人。“他这个人,用起功来便忘记吃饭,经常快乐而忘记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如此等等。”(《论语·述而第七》)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做到老有所动。生命在于运动。古有《三叟歌》:“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过白余岁,相与锄禾莠。停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三个百余岁的老人,长寿的经验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劳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做到老有所学。唐代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其实,白首读书也不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意思是“早晨体认了真理,当晚死了也行。” 古有师旷劝谏晋平公老有所学的故事。有一天,晋平公同国内著名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啦,很想学习,又恐怕太晚了。”师旷笑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平公沉下脸,不高兴地说:“你身为臣子,可以取笑君主吗?”师旷连忙起身拜道:“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之日一般,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便象中午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象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比起摸黑瞎闯,哪一种更好呢?”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说苑·建本》)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老有所戒。“老年时代,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和贪婪。”(《论语·季氏第十六》)“‘精力’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别是老人贪恋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迎合当朝,丑态毕露,虽白发岸然的名学者亦不或免,今屡见之矣。”
======================================================================
    死:从容面对  安然等待
无患子
人活到七、八十岁,自然会想到什么时候死的问题。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能活过九十乃至上百岁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对于死,有些人害怕,有些人不怕。                    
1987年世界民意测验研究所对800万美国人的调查,许多濒死复生的人追述,临近死亡时,人的朦胧意识也就是进入一个黑洞:
他们觉得自己被一股旋风吸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口,并且在黑魃魃的洞里飞速向前冲去。而且觉得自己的身体被牵拉、挤压,洞里不时出现嘈杂的音响。这时,他们的心情更加平静。
·······淳⊥芬荚忌了缸乓皇庀撸彼墙咏馐庀呤保醯盟枳约阂恢执拷嗟陌椤#ㄓ嗲镉辍段幕嗦谩罚┱庵智榫氨砻鳎劳霾⒉豢膳隆
其实,中国古代哲人对此早有探讨和思考。《庄子·至乐》借助寓言故事对死后的情景进行了描述。有一次庄子去楚国,在路边上看到一个骷髅······庄子对他说了一番话。晚上睡觉,庄子在梦中见到了骷髅。骷髅对他说了死后的情景:“死了之后,上没有君主,下没有臣子,也不分什么春夏和秋冬;悠然自得,随气沉浮,与天地一样长久。就是南面为王也比不上死后自在。”这里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死后融入大自然之中,无所分别,一无所知,回归自在,也就是回到了浑然一体的宇宙原初状态,也就无所谓上下、君臣、四季、生死了。
死亡既不可怕,那又何必怕死。在中国历史上确有从容面对、安然等待死亡的人。
先看嵇康临刑弹琴,从容赴死。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国魏谯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思想家。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担任过中散大夫,因愤概于司
马氏篡政夺权,绝意仕途,弹琴吟诗,隐居山林。因而引起司马氏统治集团的嫉恨,借故将他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长于弹琴,也能作曲。他弹奏的《广陵散》千古绝伦,并不单纯是技艺的高超,恰恰是这首琴曲与他不满黑暗政治的思想感情相共鸣。有人说得好:“叔夜痛魏之将倾,其愤恨司马氏之心,无所于泄。”正是这样一种处境,使他把满腔忿怨倾注在音乐中且强烈地表达出来,直到临刑时分还“顾日影而弹琴”,表现了一种从容子迫,置生死于度外的崇高气节。《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毎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下面是余秋雨先生用现代白话描述的嵇康临刑弹琴、从容赴死的生动情景。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
     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原来,有三千名太学生正拥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
     一个官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高台上宣布:朝廷旨意,维持原判!
     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身旁的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
没到,我弹一首曲子吧。”不等官员回答,便对在身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高台上安放停当,嵇康坐在琴前,对三千大学生和委观的民众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
弹毕,嵇康从容赴死。
这是二六二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再看黄宗羲死前清醒、明确地总结自己的一生,宣称“可以死了”,然后平静、坦然地迎接死亡。
     黄宗羲(1610-1695)明清之际重要思想家。青年时代,继承父辈意志,联络东林子弟,组成“复社”,坚持与宦官作斗争。清兵入关后,毁家纾难,联合抗清志士,组成“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晚年恢复“证人书院”,从事讲学活动。他的著作宏富,主要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他的学说,严厉批判君主专制体制,指出这是天下唯一之大害,主张以“天下之法”来代替。
     他活到八十五岁高龄。在临死前四天,他给自己的孙女婿写了一段告别人世、迎接死亡的话。翻译成现代白话:
      总之,可以死了。
第一,年龄到了,可以死了。
第二,回顾一生,说不上什么大善,却也没有劣迹,因此,可以死了。
第三,面对前辈,当然还可以做点什么,却也没有任何抱歉,因此,可以死了。
第四,一生著作,虽然不一定每本都会流传,却也不在任何古代名家之下,因此,可
以死了。
     有了这四个“可以死了”的理由,死,也就不苦了。(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嵇康和黄宗羲都是历史名人,他们的死非同寻常。作为普通百姓、凡夫俗子,死亡本是很普通的一件事。这里可借用郁达夫《再别康桥》的诗句来表示普通人的“死”。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知人者智
无患子
老子说:“知人者智。”(《老子·三十三章》)意思是,了解别人的人叫做智。孔子也有同样意思的话。孔子说:“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意思是“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在社会生活中,人必不可免地要与他人对话、交往乃至共事,所以了解别人是十分重要的。老子的这句话,只有五个字;孔子的话也不长。但正是这种格言式的“语录”,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古人深知知人之难。唐·白居易诗云:试玉当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陆敬舆奏议》:“知人之难,圣哲所病。听其言则未保其行,求其行则或遗其才。校劳考则巧伪繁兴,而贞方之人罕观;询声华则趋竞弥长,而沈退之士莫升。是必素与交亲,备详本末,探其志行,阅其器能,然后守道藏器者可得而知,沽名饰貌者不容其伪。是以前代有乡举里选之法,长吏辟举之制,所以明历试、广旁求、敦行能、息驰鹜也。”
历史上有很多以知人而闻名的智人。
范蠡知越王勾践。范蠡,楚国人,在越国作官,位至大夫。他和文种一起辅佐勾践灭吴国,“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权倾一朝的范蠡则“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浮海出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在中国历史上,范蠡是第一位真正体现了老子“功成身退”哲理的人。同时,范蠡在越二十年,长时间与勾践在一起,深知勾践的为人。范蠡主动离开越国到齐国之后,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飞鸟射光了,良弓就会被收藏起来;狡兔射死了,跑得最快的猎狗会被烹食。越王这个人的长相,脖子很长,嘴咀尖得像乌鸦,这种人只可以共渡患难,不可以共享安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去呢!”文种见到信,但没有离开,结果被勾践所杀。
鲍叔牙知管仲。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与管夷吾(即管仲,名夷吾)友善,齐乱,随公子小白奔于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出奔于鲁。襄公被杀以后,小白与纠争夺君位,小白胜(为齐桓公)。齐桓公命鲍为宰相,他不就,保举管夷吾。齐经管夷吾治理,遂称霸于诸候。管仲曾经感叹地说:“我年轻穷困的时候,曾与鲍叔合伙做买卖,在分红时往往自己多分一些,鲍叔不以为我是贪心,而是知道我家境貧穷。我曾为鲍叔谋事但弄得大为窘困,鲍叔不以我为愚蠢,而是知道时机有顺利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我曾三次做官,三次被君主驱逐出来,鲍叔不以为我是没有出息,而是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机会。我曾三次作战三次败逃,鲍叔不以为我是胆怯,而是知道我上有老母。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我却甘愿被囚受辱,鲍叔不以为我是无耻,而是知道我不羞于小节而耻于名声不能显扬于天下呀。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列子·力命篇》)
管仲知人善任。管仲对齐王说:“升降、揖让、进退礼节的熟悉,这方面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做大行(司礼官员)职位;开垦土地,聚集粮粟,使地利完全发挥,这方面我不如甯戚,请让他担任司田(管理土地的官员);在平原牧野上能让战车驰骋而不乱,战士勇往直前而不退却,擂鼓进军军后,三军将士视死如归,这方面我不如王子城父,请授予他大司馬(最高军事长官)之职;审理刑事案件,能不杀害无辜,不诬陷无罪之人,这方面我不如宾胥无,请授予他大理(最高司法长官)之职;敢于冒犯君颜,忠言直諫,不怕砍头,不在富贵权势面前低头,这方面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担任大諫(諫官)之职。君王若仅要治国强兵,有此五人就足可运用了。若想在诸侯中称王称霸,则还需要我管夷吾才行。”
王翦知秦始皇。王翦是秦国名将,他率领六十万大军讨伐楚国,秦始皇送他到灞上,王翦要求封给他良田美室。始皇说:“将军你放心去吧,怎么还担心贫穷呢?”王翦说:“我得赶紧请求啊,为了子孙后代。”始皇大笑。王翦走到国界了,又五次派使者向始皇求封赏。有人说:“将军怎么和要饭的一样,太过分了。”王翦说:“不,秦王的性格多疑而残忍,现在把整个国家的兵力都委托给我了。我不这样做,不能消除他的猜疑啊。”(《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这几则“知人”故事,多少能对我们在“知人”方面有所启迪和借鉴。
至于怎样知人,也不是不可捉摸,而是有路可寻、有迹可察的。孔子说:“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由来始末,了解他的心理寄托,他还能藏到那里去呀!”(《论语·为政第二》)(魏)刘邵《人物志》提出“八观”:一是观察一个人对待争论和救济的态度,以分辨他是否反复变化,有没有恒心。二是观察一个人感情变化和反应,以了解他为人的基本准则。三是观察一个人的至性本质,以知道他的名实是否相称。四是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以辨识他所作所为是否似是而非。五是观察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敬态度,以判断他为人处世之道的成败。六是观察一个人情绪欲望,以明了他是宽恕还是疑惑。七是观察一个人的短处,以明白他的长处。八是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以预测他能不能通达。
如此等等。
==================================================================
自知者明
无患子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1949年出版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中国学者余秋雨把这个时期中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改称为“奠基时代”。“奠基时代”四百年,世界各地涌现了很多开天辟地的文化巨人。按年龄排列,中国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奠基时代”是人类觉醒、认识自我的时代。在希腊雅典的阿波罗神殿的外测,刻有七位智者的铭言,其中一位叫塔列斯,他的铭言是:“人啊,认识你自己!”(余秋雨《千年一叹》)同时代的中国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多次、反复地阐述自我认识、自知之明的思想。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专靠自己的眼睛,反而看不分明;自以为是,反而判断不清;自己夸耀,就没有功劳;自高自大,就不能领导。”(任继愈《老子绎读》,下同)反过来,老子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不专靠自己的眼睛,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功过清楚;不自己夸耀,所以有功;不自高自大,所以当首领。”老子还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意思是“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克服自己[的弱点的人才是刚强”,“但求自知,而不求表现;但求自爱,而不自居高贵。”
     庄子更是自知之明者。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说:“······我从未因此而自满过,因为我自己了解这是天和地赋予我形体,并且禀受到阴阳之气的结果,我在天地间,就象小石小木在大山之上一样。我正以为自己所见太少,又怎能自以为多而骄傲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象石间小洞在大泽中一样吗?中国在四海之内,不就象一粒稊米在大谷仓之中吗?世上常常用‘万物’来称物类的数目,人类不过只居其中之一;人们聚集在九州之内,依赖谷物作食品而生存,乘坐着舟车来往,人口之多,不可胜数,而每一个人之不过是其中之一;以人和万物相比,不就象一根毫毛之末在整个马体之上么?由此看来,五帝的连续禅让,三王的争做国君,仁人为天下忧虑,贤士为国事操劳,这些事情从整个宇宙看来,不过尽同于毫末而已!”(《庄子·秋水》)这是讲大而不大的道理,那是因为还有比它更大的天地,还有产生出它的阴阳之气。天地虽大,但却不是最大,因为环宇之内的事情是无有穷尽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大上有大无极限,小下有小无穷尽。正因为如此,所以,再大的东西也无可自大,再小的东西也无须自鄙。这正是故事所要讲的基本道理,也是庄子的自我认识。
     就个人容貌而言,有自知之明者,当数齐国的邹忌。
邹忌是一个长得还算魁伟漂亮的男子。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对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你看我比那住在城北的徐公哪个漂亮些?”妻子答道:“你很漂亮,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徐公是名闻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更漂亮,所以又去问他的妾:“你看,我和徐公比,哪个漂亮些?”妾也这样回答:“徐公么,他哪能比得上你呢?”过了一天,有个客人来访谈,邹忌又顺便问了问客人,客人的回答也同样是:徐公没有他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就把徐公的面貌、身材、姿态等方面都仔细打量了一番,又暗中和自己比,始终看不出他比徐公漂亮。徐公去后,他又去照了一回镜子,更觉得自己比徐公大有逊色。邹忌为这事夜晚睡不着觉。他想了又想,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妻子对我有偏爱,当然要说我漂亮;妾呢,她是怕我的,所以也说我漂亮;至于客人的当面捧我,那还不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吗?”邹忌的自知之明,表现在他没有因为妻、妾和客人的当面阿谀而自我陶醉起来。徐公比邹忌漂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邹忌的妻、妾和客人都心中有数,可是他们故意不说真话。如果邹忌不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问题,和徐公面对面的比较,反复照镜子看自己,那他就必然被妻子、妾和客人的言语所迷惑,而不能认清自我的真面貌。
     从军国大事来说,做到自知之明者,应属鲁国曹刿。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出兵来同鲁国打仗。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决定马上迎战。曹刿求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这是官老爷们的事,你插进去干什么?”曹刿说:“那些官老爷们眼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于是,他就去见庄公。曹刿便问:“你凭什么条件去打仗?”庄公说:“吃的穿的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点小恩小惠不能使广大人民都得到,老百姓们不会跟着你去打仗。”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祭神品,该供给多少就给多少,一定老老实实,决不弄虚作假。”曹刿对大说:“这种小信用,神灵仍不会信任。”庄公说:“大大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判得一点不错,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说:“这是尽心为人民办事的表现呀,现在你可以出兵迎战了。打仗时请允许我跟着你去。”
庄公和曹刿坐在同一辆战车上,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摆开了战场。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一连击过三次进军鼓后,曹刿立刻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庄公要命令军队追击,曹刿说:“还不可以。”说罢,就下车察看齐军逃跑时留下的车印;然后,登上战车前的横木,望着远处溃退的齐军。就说:“可以追击了。”于是指挥军队把齐军打跑了。
战斗胜利了。庄公向曹刿询问战时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打仗就必须凭借勇气。擂第一次鼓时,士气振作;擂第二次鼓时,士气便低沉下来了;当第三次鼓擂响的时候,士气就没有了。这时,齐军的士气已经耗尽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因此一上去就打胜。大国,很难估计它的底细,我怕他们撤退时留下埋伏。我看它车辙混乱,战旗东倒西歪,所以才命令军队追击。”
《孙子·计篇》:“所以判断胜利有五条:知道自己可以作战或不可以作战的一方胜利;懂得力量配置的一方胜利;上下同心同德的一方胜利;以有准备对付无准备的一方胜利;将领有才干而国君不加干预的一方胜利。这五条是判断胜利的根本。所以说:了解对手也了解自己,才能常胜不败;不了解对手而只了解自己,就会有胜有负;既不了解对手,也不了解自己,就会每战必败。”(李零《吴孙子发微》)由此看来,“长勺之战”中鲁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曹刿做到了知己知彼,尤其具有自知之明。一是自知鲁国当官的目光短浅,没有深谋远虑。二是自知鲁国民心,愿意迎战敌国。他在同鲁庄公对话中,突出民心向背。对老百姓不能仅靠施小恩小惠,重要的是要做到法治公平合理。三是自知我弱敌强,进攻时机选定在敌军三通鼓罢、敌疲我盈之时。四是自知我小敌大,追击时击确定在看到敌军车辙混乱、战旗不展之后,以防敌军埋伏。
==================================================================
中:发而中节   射箭中靶
无患子
中庸是《礼记》中一篇文章的题目。中庸是什么?汉代学者郑玄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唐代学者孔颖达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他们的意思是说“中庸”即以“中”为“用”。庸就是用的意思。中呢?就是中和,就是恰如其分!当代学者王蒙说:“中庸是什么意思?中庸实际是命中的意思,准确、郑重,庸是正常可持续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左的或者右的。”
                  
《礼记·中庸第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理解这段话的关键,在于读准第一句话中两个字的读音。钱世明先生指出字,有中(平声)间的意思,也有中(去声)的意思。(《思辨智慧》)王蒙先生强调,中庸之道的“中”还有中(去声)的意思,就是恰到好处,就和打靶一样枪枪十环。(《中华玄机》)这样,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平声);发而中(去声)节,谓之感情、情绪在心里没有表现、发作于外是涵于心中,所以叫。喜乐等情绪发作出来了,而且发作得很恰当、正合宜,是中节-----正中肯节,这叫“和”也就是含有“中”(去声)和中而合宜的意思,就是主观目的性和实际效果的完满统一,也就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情况的吻合。推而衍之,是主观愿望、行为目的与客观情况的吻合、統一、协调。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放而中的、正中靶心,实现意愿,这当然是待人、处事、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最应注意的和最佳效果。所以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做到中和,什么事都好办了!
讲中庸的学者,一般都讲到这里为止。其实怎样做到中和也许更重要。既然中庸就是命中,而命中目标是射击过程的结果,那么要探讨怎样做到中和,就要研究射击(箭)的全过程,包括射击者、箭、靶的关系,以及所处的天时、地利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周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意思是“王公发箭射击据于高城上的恶隼,一举射获,无所不利。”对此,孔子解释说:“隼,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何不利之有?”就是说:“恶隼,是禽鸟;弓矢,是武器,发矢射击恶隼的,是人。君子身上预藏成器,等待时机而行动,哪会有什么不利呢?有所行动而毫无滞凝括结,所以外出必有收获。这是说明先具备现成的器用然后再行动。”
孔子在这里是讲射击过程,具体体现为射者、射器、目标三者的关系。
《老子·七十七章》:
天的道,
不很像[射箭瞄准拉开的弓吗?
高了就把他压低,
低了就把他上举,
过满了就减些力,
不满了就加些力。
天的“道”,
  减少有余的一方,用来补给不足的一方,
  人的“道”却不是这样的,
  偏要减少不足的一方,用来供给有余的一方。(任继愈《老子绎读》)
老子在这里是讲射者用箭瞄准目标的情景,调整箭头与目标的关系。
       如果进一步考察射击过程包括的射者(主体)、箭(工具)、靶(目标)诸因素的具体内涵,就会认识“发而中节”的难度,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动作。仅就射击主体(人)而言,就要求身正、心明、眼亮、力强。
        关于身正。人是射击活动的主体,要认识人的决定性作用,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就是说,“实行仁的人好比参加射箭比赛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目标,不应当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应当反躬自问、从自身找原因罢了。”(《公孙丑章句上》)
       关于心明,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列子跟关尹子学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就跑去问关尹子:“我学得差不多了吧?”列子却反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射中靶了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说学会了射箭?”列子又一连学习了三年,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又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射中了吗?”列子回答说:“知道了。”关尹子这才告诉他说:“现在可以了。知道了为什么射中,这才算学好了,你要记着所以射中的道理,不要违背它。”
       关于眼亮,是说要射箭,眼睛必需经过特殊的训练。古有“纪昌学射”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就照着飞卫的话做,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双眼死死盯住穿来穿去的梭子。这样苦练两年后,就是有人用锋利的锥尖朝他眼睛刺去,他都不眨一眨眼。于是,他高兴地跑去告诉飞卫。飞卫摇摇头说:“还不行,你再要练好眼力,才谈得上射箭。当你把微小的物体看得很大,把模糊的目标看得很显著,到那时候你再来找我。”纪昌回到家,就捉了只虱子,用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口上,天天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十多天过去,虱子在眼中渐渐显得大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一般大。回头看看其它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他便用燕国牛角做的弓,搭上朔冬蓬杆制的箭,朝虱子射去,弦声响处,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毛还好端端地悬在空中。于是又跑去告诉飞卫。飞卫听了,高兴地说:“好,你学成功啦!”
       关于力强。古代衡量臂力和弓力以“石”为单位。如三“石”弓、九“石”弓。楚宣王爱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其实,他所用的弓,力量不超过三石。他身边的人吹捧奉称他拉的是九石弓,致使宣王终生自以为九石。三石,是事实;九石,是虚名。宣王喜欢虚名而丟失了实实在在的事实。(《尹文子·大道上》)
                       
       射箭和下棋的道理是相通的。围棋棋圣吴清源说:“‘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我经常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着。”(《中的精神》)棋圣的经验之谈,是对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同理,在射箭中只有中和了人、箭、靶、天、地诸多因素的作用,才能命中目标。
总而言之,在过与不及之间有一个中间点,命中这个中间点,就是得了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举例说:“如果10是多(过),2是少(不及),那么6就是中间点。”朱熹说: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对审美而言,这个中间点是美;对伦理而言,这个中间点是善。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描写了美的中间点。他形容美女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医生用药的中间点是恰如其份的剂量,增之一分要死人,是恶;这是善的中间点。对于勇气来说,过了是鲁莽,不及是胆怯,中间点是勇敢。由此可见,所谓中庸,就是事物或行为的质和量处于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的理想状态。
======================================================================
【读书札记】
人际沟通的层次性
无患子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的不同,所以在互相沟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孔子说:“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与他讲上等。中等以下水平的人,便不可能与他讲上等了”就是这个意思。(《论语·雍也第六》)
时空限制,难以沟通。“井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是由于它所居之地的局限;夏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是由于它受到时间的限制;浅见寡闻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所受教育的束缚。”(《庄子·秋水》)
不通情理,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其明白,就是俗话所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或者说格格不入。格格,抵触,阻碍,隔阂。不入,不能容纳,形容不协调、不相容。《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意思是“在邪念萌发后才加以禁止,就抵触抗拒而不能战胜邪念。”
供非所求,话不投机。商鞅说秦孝公,第一次说为帝之道,秦孝公听不进打瞌睡;第二次说为王之道,秦孝公也没接受;第三次说为霸之道,秦孝公接受了。(《史记·商君列传》)韩非在《说难》中深有体会地说:“凡游说之难,在于如何深知人君之心意,然后用我所说的去打中他,暗与人君之心意相合,这才是最难的一件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孔子说:“可以与之交谈而不谈,错过了人才;不可交谈而与之谈,浪费了语言。聪明人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语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秦昭王的故事。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出来的计划,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在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屏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天资聪颖,一点就通。张良遇到黄石公送他《素书》,说:读此可为王者师。张良跟随刘邦以后,好几次拿书中的道理讲给刘邦听,刘邦十分欣赏,就常常用他的计策。可是,张良也把书中的道理讲给别人听,那些人都不能懂得。张良说:“沛公(刘邦)大概是天赐的聪明!”(《史记·留候列传》)张良对刘邦讲了书中哪些道理呢?书中说:“阴计外泄者败。”张良以此劝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为刘邦的霸业打下基础。书中说:“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张良以此劝说刘邦封雍齿为什邡候,安抚了开国的功臣。书中说:“决策于不仁者险。”张良以此劝说刘邦不要复封六国后裔。书中说:“设变至权,所以解结。”张良以此招来商山四皓(西汉初隐居商山的四位贤人),使刘邦决心立刘盈为太子。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第五》: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谁强?”子贡回答说:“我哪敢比颜回?他听到一件事,便推知十件事;我听了一件,才推知两件。”孔子还有“举一反三”的说法。《论语·述而第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孔子说:“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另外还有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心相印,音相知,话相通。惠施是庄子最好搭档、唯一对话人。《庄子·徐无鬼》:庄子为亲朋送葬,路过惠子的墓旁。回过头来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端抹上一点白粉,象蝇子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头把鼻端的白粉砍掉。匠石挥动斧头,漫不经心地砍掉了它,白粉完全砍去而鼻子却不受伤害。郢人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失去常态。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情,把匠石找来对他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石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虽然如此,但我的施技之人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钟子期是伯牙知音,唯一知心人。《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刚弹琴时心志在泰山,钟子期说:“琴弹得好啊,巍巍然象泰山。”一会儿,伯牙的心志又在于流水了,钟子期又说:“琴弹得好啊,浩浩荡荡如同流水。”钟子期死了,伯牙摔破琴弄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知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