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7|回复: 0
收起左侧

对着手机抱怨几句,机票价格便宜一半?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4-12-14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算法.jpeg

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不去了”,就能让机票骤降2000多元?

近日,不少年轻人晒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对抗“越用越贵”“越看越烦”的算法。随着大众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算法也渗透到了每个环节,许多用户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算法控制、被大数据杀熟,花了许多冤枉钱。近期,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专项行动,治理算法典型问题。

“第一次搜机票,直飞最便宜的也要4309元,我就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来,航班价格变成了1903元。”这是年轻人“兔兔”的亲身经历,她在网上学习了“机票大法”,让系统给自己的人物画像从“想要进行跨国旅行的有钱人”变为一个“旅行取决于机票价格的没什么钱的人”,并成功让票价大幅下降。

很多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在微信和朋友聊天聊到想买什么物品,转头点开其他平台便会精准看到相关物品的广告;在平台搜索一个新话题后,很快就收到了铺天盖地的相关推送……

“用算法打败算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算法驯化”的实践。他们在评论和点赞中积极表达自己的选择,主动寻求更多样化的信息流。通过主动的展示与互动,年轻人试图通过自身选择和表达建立“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争取更多元的信息接触。

此外,互联网匿名与隐身也成为年轻人对抗算法的一种策略。今年年初,互联网上使用粉色小恐龙头像的“momo大军”兴起,通过相似的头像与ID,年轻人以系统信息掩盖个人信息,从而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与判断,摆脱基于身份标签的推荐模式。

此外,也有人通过无痕浏览、时刻清理网页cookie来抹消自己的互联网痕迹,使算法“无处可寻”。甚至有的年轻人选择直接减少App的使用时间,以减轻信息过载所带来的情绪干扰,回归到更自主的信息接收方式,来平衡数据隐私、信息自由与个人兴趣。

在互联网上,大数据杀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常常带给人们不好的购物体验。

近日,国家网信办出台《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到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

网信办表示,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要操作便捷、功能有效。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便利用户自主选择兴趣领域。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的算法模型。(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