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粉条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花桥寺小学:吴忠富 在河南南阳家乡的美食中,我常常想起红薯粉条,它可炒,可炖,可凉拌,可下火锅,是农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食材。 每年仲秋(十一月)左右,是老家红薯收获的季节。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薯,沉甸甸的,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悦。红薯淀粉含量高,纤维多,是生产粉条的优质原料。不过,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生活不富裕,红薯收获以后,一部分存入地窖,作为一家人过冬的主食;一部分切成片儿、晒成干儿,用作来年麦子收获之前的“副口粮”;剩下的,才会做成粉条,在我们老家叫下粉条。 我们村下粉条的大锅就支在大队部旁边。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经煮,味长,好吃,可做起来不容易。从一个苕里苕气的红薯到细长圆润的粉条,前期要经过洗、切、碎、滤、固、晒等流程,后期要经过揉、捶、煮、捞、冰、晾等工序。 下粉条,先是把红薯放进一个大水池里,用笤帚反复扫洗干净,然后把坏的、有虫眼的、带疤的挖掉,好的部分切成不规则的块状,倒入大型破碎机里打磨成糊状。再把红薯糊倒入一个“吊床”(桌布一样大小的一块白粗布,用麻绳把四角分别绑好,吊在十字形的木柄架上),然后人推着木柄来回不停地摇晃,薯浆透过白布过滤下来,流入下面一口大缸。经过两天的沉淀,薯浆发生“两极分化”,黏稠的淀粉沉在缸底,清澈的浆水浮在上面。撇去浆水,缸里只剩淀粉,雪白的淀粉在缸里睡上七八天,等到半干半湿便凝固成型。而后,把缸翻过来倒扣在地上铺好的布单子上,沿着缸底和缸体四周轻轻拍打,一个又大又白的半圆形“粉坨”就出来了。接着,用钉耙把粉坨轻轻敲碎,摊开在布单子上晾晒。太阳好的话,三两天就能晒干,随手拈起一搓,细腻干滑,做粉条用的粉面就好了。 接下来便是粉条的正式制作过程。第一步揉面。揉面是个体力活儿,一般都由健壮的年轻人承担。把红薯面粉倒入大号的面盆里,反复加水揉压,直到面团稀软且富有韧性。捶面则是个技术活。六子叔是做粉条的把式,村里下粉条几乎都是他掌勺。一个底部布满小孔的铝瓢,瓢口带点平沿,瓢把上固定着一条湿毛巾,毛巾另一头缠绕在六子叔的左手腕上。只见他扔掉快要烧到嘴的烟屁股,一脚踏在方凳上,揪起一坨面丢入漏瓢,胳膊肘支在膝盖上,对着滚烫的开水,右手握拳均匀捶打着瓢沿,几十根粉条便线一样悬垂而下,晃晃悠悠落入锅里。六子叔手法娴熟,力道均匀,捶挤出的粉条不断丝、不结节、细长匀实。每次捶个七八十下,大约够挂一杆的量,他就停顿一会儿,再捶下一波。粉条受不了这“开水浴”,在沸水锅里打个滚赶紧跳了起来。“下游”的万勤哥早已等在锅台边,见粉条一翻身,立即用两根长长的竹筷把粉条捞起,顺势扒落在下面的一桶井水里,烫熟的粉条被冰凉的井水一拔,就变得晶莹剔透柔韧爽滑。二爷把着最后一道关,抓起粉条,往一根半米长的竹竿上一穿一捋,粉条便帘子一般整整齐齐挂在竹竿上。三婶顺手接过去,麻利地晾到外面的绳子上。干不了巧活儿的父亲,就只能填柴换水打打下手。大人们忙着手里的活计,不时插科打诨,孩子们围着灶台跑着唱着:“粉条粉条圆又长,小孩儿吃了不尿床,大人吃了不忘娘……” 老家虽产粉条,但那时都舍不得吃,大多拿到城里卖钱,只有地上掉的或碎的留给自己。后来,随着经济的好转,粉条就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剂品。如今,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已使手工粉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下粉条时那土灶铁锅孕育的烟火气,时常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