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不能忘记这段历史,看到了1940-1946年在李庄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的精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 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之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李庄,这个抗战时期最著名的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和文化圣地之一,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与奋争,见证了流亡学者们在战火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八年离乱,十年悲苦,中国知识分子崇高的理想与精神不死,追求的火种不灭,并将在新的时代光照里再次得到绵延。”他们背负一身盛名,却颠沛流离,在朝不保夕的困境中依然潜心于学术研究,依然不忘对民众进行灵魂启蒙,作为一代人的精神资源,他们给予我们的是对基本人性的信念,对社会改良和自我超越的信心。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那种坚韧、理性的理想主义精神,至今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华,在辉煌的天幕上绽放着自由的光芒。 其实是流亡该地的大师以及普通知识分子,向世界展现的不屈的精神风骨,那就是只要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仍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地干下去,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相反却是血脉偾张,灵性飞扬,散发出一种坚硬如石的特质。 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
在中国最艰危的那段岁月里,这些知识分子们、这些当时中国一流的人才,都不离故国,薪火相传,不仅为抗战献计献策,并且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
童第周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早年留学国外,与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相识并成为好朋友。1934年,童第周回到国内,经过几年辗转,进入迁到李庄的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任教。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童第周曾在晚年回忆说:“同济大学条件很苦,点菜油灯,没有仪器,只能利用下雪天的光线或太阳光在显微镜下做点实验……”1943年3月,李约瑟到中国考察,并于6月到访李庄,在李庄,他与分别多年的童第周再次相逢,看到童第周的科研条件如此艰苦,不禁感慨万端,他问童第周:“在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一定要到这样偏僻的山村进行实验呢?”童第周笑着说:“我是中国人嘛。”李约瑟听罢,内心被触动了,敬佩地说道:“对,对,中国人,有志气!”美国学者费正清到李庄考察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只有中国的学者能在如此艰苦的抗战环境中忍辱负重,愈挫愈勇,取得如此伟大的学术成就,这个成就与精神是中国知识界的光荣,也是人类历史的光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