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威望
湖北宜昌县撤县设区,划入宜昌市,更名为夷陵区。夷陵位于风景秀丽的湖北宜昌长江西陵峡畔,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处,属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为“夷陵”,素有“三峡门户”之称。版图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54.65万,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
2001年,湖北宜昌县撤县设区,划入宜昌市,更名为夷陵区。 13年来,夷陵区化茧成蝶,曾经的小县城变成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城区,过去山区贫困县成长为全省十强县。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函复省政府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郧阳回归,梦想起航。郧县和夷陵同为山区县、库区县、移民大县和市中心城区近郊县,郧县与十堰之地缘、业缘、血缘,一如改区前夷陵之与宜昌。观夷陵之今日,可见郧阳之未来,借鉴夷陵经验,对于郧阳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
夷陵设区后的变化
夷陵区位于“三峡门户”——长江西陵峡畔,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中国非金属矿之乡、中国橘都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区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东城城乡统筹试验区,176个村19个社区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5%。夷陵原来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区)。设区后,在宜昌老城区的辐射带动下,夷陵依托体制创新,抢抓叠加机遇,实现了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省县(市、区)域发展的领跑者,为宜昌省域副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再看看丹江口市,丹江口是湖北省辖县级市,由十堰市代管,位于中国中南地区湖北省、汉江中上游,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下辖地区
4街道、12镇、1旅游经济特区(即街道),全市人口46万,是中国国家旅游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丹江口有“中国水都”之称,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所在地,同时也是丹江口水库大坝所在,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核心水源、中心库区、坝区。
夷陵实现撤县设区后的重大变化:
(1)综合实力快速增长。撤县设区前,2000年宜昌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5项主要指标分别为83亿元、16.9亿元、2.3亿元、5845元和2462元,2013年夷陵区5项主要指标分别达到400亿元、338亿元、27.1亿元、21621元和11011元,县改区后13年中,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分别为12.9%、26%、20.9%、10.6%、12.2%,连续6年跻身全省十强县(市、区)。
(2)城市发展突飞猛进。撤县设区后,夷陵区深度对接,加快融合,打造了“一主三副多极”(以小溪塔城区为“主核”,以龙泉、鸦鹊岭、坝区组团为“三副”,黄花、雾渡河等中心乡镇为“多极”)新型城市(镇)体系;形成了小溪塔、龙泉、鸦鹊岭东部都市经济核心区,坝区三镇、黄花、雾渡河中部文化旅游休闲区,邓村、下堡坪、樟村坪、分乡等西北生态屏障保护区的产业格局;建成了宜大路、宜兴路、伍龙一级路和宜保路、雾莲路、小鸦一级路“三纵三横”快速通道,与宜昌老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畅通快捷的城市路网。目前,夷陵区小溪塔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已建成的15.5平方公里与宜昌老城区融为一体,成为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重要阵地。
夷陵成功的前提:思想统一、形成共识。2000年,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宜昌建成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动议将原宜昌县50多万人纳入市城区范围,实行撤县设区。县改区工作启动后,市县两级共同发声,借助各方渠道和平台,大力宣传一体发展广阔前景,深度激发群众情感归属,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迅速赢得了市县群众的心理认同,达成了撤县设区的高度共识,凝聚了撤县设区的巨大合力,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全面完成了撤县设区的论证评估、申报审批和挂牌筹备各项工作,催生出市区一体的新夷陵。
夷陵成功的基础:合力争取,叠加政策。夷陵辖区80%是农村,7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存在“小城区大农村”的独特区情。按县、区政策原有渠道,建制县撤县设区后,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各项针对县建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涉农政策将因改区而大幅弱化或无法享受,而以宜昌市的带动在短期内改变夷陵区情现状并不现实。针对这一矛盾,宜昌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和对发展使命务实担当的科学态度,从夷陵农村发展任务依然繁重的实际出发,共同研究发展对策,最终促成省政府作出决定,使夷陵区成为我省首个保留县级体制的市辖区,既保留了改区前所享有的全部政策待遇,又叠加享有市辖区在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夷陵设区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营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湖北宜昌县撤县设区,划入宜昌市,更名为夷陵区。夷陵位于风景秀丽的湖北宜昌长江西陵峡畔,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处,属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为“夷陵”,素有“三峡门户”之称。版图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54.65万,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
2001年,湖北宜昌县撤县设区,划入宜昌市,更名为夷陵区。13年来,夷陵区化茧成蝶,曾经的小县城变成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城区,过去山区贫困县成长为全省十强县。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函复省政府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郧阳回归,梦想起航。郧县和夷陵同为山区县、库区县、移民大县和市中心城区近郊县,郧县与十堰之地缘、业缘、血缘,一如改区前夷陵之与宜昌。观夷陵之今日,可见郧阳之未来,借鉴夷陵经验,对于郧阳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
夷陵设区后的变化
夷陵区位于“三峡门户”——长江西陵峡畔,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中国非金属矿之乡、中国橘都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区国土面积34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东城城乡统筹试验区,176个村19个社区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5%。夷陵原来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区)。设区后,在宜昌老城区的辐射带动下,夷陵依托体制创新,抢抓叠加机遇,实现了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省县(市、区)域发展的领跑者,为宜昌省域副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再看看丹江口市,丹江口是湖北省辖县级市,由十堰市代管,位于中国中南地区湖北省、汉江中上游,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下辖地区
4街道、12镇、1旅游经济特区(即街道),全市人口46万,是中国国家旅游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丹江口有“中国水都”之称,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所在地,同时也是丹江口水库大坝所在,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核心水源、中心库区、坝区。
夷陵实现撤县设区后的重大变化:
(1)综合实力快速增长。撤县设区前,2000年宜昌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5项主要指标分别为83亿元、16.9亿元、2.3亿元、5845元和2462元,2013年夷陵区5项主要指标分别达到400亿元、338亿元、27.1亿元、21621元和11011元,县改区后13年中,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分别为12.9%、26%、20.9%、10.6%、12.2%,连续6年跻身全省十强县(市、区)。
(2)城市发展突飞猛进。撤县设区后,夷陵区深度对接,加快融合,打造了“一主三副多极”(以小溪塔城区为“主核”,以龙泉、鸦鹊岭、坝区组团为“三副”,黄花、雾渡河等中心乡镇为“多极”)新型城市(镇)体系;形成了小溪塔、龙泉、鸦鹊岭东部都市经济核心区,坝区三镇、黄花、雾渡河中部文化旅游休闲区,邓村、下堡坪、樟村坪、分乡等西北生态屏障保护区的产业格局;建成了宜大路、宜兴路、伍龙一级路和宜保路、雾莲路、小鸦一级路“三纵三横”快速通道,与宜昌老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畅通快捷的城市路网。目前,夷陵区小溪塔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已建成的15.5平方公里与宜昌老城区融为一体,成为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重要阵地。
夷陵成功的前提:思想统一、形成共识。2000年,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宜昌建成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动议将原宜昌县50多万人纳入市城区范围,实行撤县设区。县改区工作启动后,市县两级共同发声,借助各方渠道和平台,大力宣传一体发展广阔前景,深度激发群众情感归属,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迅速赢得了市县群众的心理认同,达成了撤县设区的高度共识,凝聚了撤县设区的巨大合力,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全面完成了撤县设区的论证评估、申报审批和挂牌筹备各项工作,催生出市区一体的新夷陵。
夷陵成功的基础:合力争取,叠加政策。夷陵辖区80%是农村,7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存在“小城区大农村”的独特区情。按县、区政策原有渠道,建制县撤县设区后,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各项针对县建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涉农政策将因改区而大幅弱化或无法享受,而以宜昌市的带动在短期内改变夷陵区情现状并不现实。针对这一矛盾,宜昌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和对发展使命务实担当的科学态度,从夷陵农村发展任务依然繁重的实际出发,共同研究发展对策,最终促成省政府作出决定,使夷陵区成为我省首个保留县级体制的市辖区,既保留了改区前所享有的全部政策待遇,又叠加享有市辖区在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夷陵设区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营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2013年,也就是郧阳撤县设区的前一年,郧阳当年的GDP不过75亿,而丹江口市却高达150亿!丹江口市的总值是郧县的整整两倍,然而,2014年,郧县就顺利实现了撤县设区。
综上所述,时不我待在呀,肯请我十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丹江口政府、社会各界形成一下共识,在夷陵、郧阳经验的启示引领下,争取丹江口市撤市设区纳入十堰市市级战略,为丹江口市争取早日实现撤市设区不懈努力奋斗:
(1)丹江口市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撤市设区是全市社会各界及广大干群期盼已久的一大盛事,是丹江口实现历史发展上的重要转折,是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突破。社会各界应进一步提升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丹江口撤市改区对于丹江口跨越发展、十堰城市化进程、十堰全面向山水滨江城市转变发展、建设区域性性中心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的重大意义,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自觉支持和拥护丹江口市撤市设区工作,为丹江口新区,十堰新城区的诞生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保障。
(2)进一步创优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夷陵、郧阳的成功经验表明,创优政策环境、激活发展的体制机制动力,是新区发展能否经受历史检验的关键所在。丹江口是一个集老、少、边、贫、库于一体的山区县,版图面积大、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南北区域发展均不平衡,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与十堰市辖主城区有较大差距,在生产总值,人均GDP、城镇率、城乡发展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独特的区情要求,必须在创优政策环境上下工夫,积极抢抓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最大限度争取各级政策支持,灵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营造优越的软环境,为推动丹江口市撤市设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进一步加大投入。撤市设区为丹江口市融入十堰老城区厘清了体制障碍,为丹江口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丹江口新区“小城区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实际短期内仍客观存在,推动丹江口新区的快速转型和跨越发展,离不开老城区鼎力支持,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摆布上,更需要十堰城区的重点倾斜和扶持。只要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丹江口定会成为十堰宜人宜居新城区、绿色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转型发展试验区,为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