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草色遥看
收起左侧

孤帆远影碧空尽(叩访“中国李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剥削阶级的一员,罗南陔在解放时遭到了镇压,也许相较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他的剥削属性可以忽略不计,予以宽恕。但是,历史的进程往往不会是温文尔雅的,就像法国大革命时的革命者——雅各宾派的领袖,依然会被送上断头台一样。罗南陔的历史悲剧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那个时代。正是站在旧时代的废墟上,崭新世界的帷幕才能徐徐拉开。但无论如何,不管是罪有应得也好,是错杀也罢,罗南陔对中国文脉的护佑之功是不可辱没的,而只有进入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历史的过往已不再有涉身的切肤之痛时,我们才能更理性地评价罗南陔们,并纪念他们曾经的功绩。”


第二次宜宾之行时,加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姚庚在参观营造学社旧址。姚庚的父亲姚奎,当年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助手,协助梁思成先生完成了在广西唯一的建筑作品——现桂林花桥美术馆
。 这是上一篇随笔《全国四万多个乡镇,只有一个能直接冠以中国——宜宾.中国李庄》中的段落,同样是没有时间,因此没有进行充分的资料搜集,匆忙间做出了一个直觉性的断语。罗南陔,作为中国李庄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似乎在那篇文章中,还依然隐没在历史的迷雾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南陔的曾孙罗中源陪同我们在文昌宫外的抗战同济学子的雕像旁
但此次专访之后,我却不时陷入长时间的沉思,一方面,更多的史料,从侧面越来越多地佐证着直觉性的判断,另一方面,那个时代在一点点地远逝,让一手资料的获取越来越困难——即使在罗南陔后人的家中,也没有获得更多坚实的一手资料。以什么做突破口,去还原一个更真实的罗南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人际交往会像一面镜子,能折射出更多的历史真实,现在就沿着这样的思路,为朋友们去还原一个轮廓粗浅的罗南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中源的表哥,他家的老宅子是羊街5号,李济的故居。现在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李庄的保护与开发,还有很多路要走
周恩来总理有位养女,叫孙维世,著名的“红色公主”,当年在莫斯科,林彪追求过她而未果,这是许多人都知晓的掌故。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辛亥革命的志士,1927年由于叛徒出卖,就义于上海。孙炳文不但是朱德总司令的革命领路人——带着当时还是军阀高级将领的朱德到上海去见陈独秀,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未果后,又和朱德一起去了德国,最终在那里经周恩来介绍入党。更不为人知的,是孙炳文的外甥女陈玉珍是朱德的第三任夫人,并将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从1岁养到了20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行的草色在李济旧居研究李济的生平事迹

罗南陔作为当地的名士,不但与孙炳文(孙炳文是宜宾南溪人,而当时的李庄归南溪县管辖)熟识,而且在孙炳文的引见下,结识了朱德,成为挚友。而朱德最喜爱的两枚藏书印章——“德字玉阶”和“仪陇朱氏藏书之印”均为罗南陔所刻【注1】。朱德在川南地区驻防的5年,是他难得的读书时光,阅读了大量书籍,在这些收藏、阅读的近1500册图书上,几乎都盖上了这两枚印章。川南5年,正是朱德厌恶了军阀混战,从失望、彷徨,到思考、探索,并最终决定走上革命道路的5年,这时的孙炳文、朱德,虽然还不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但经过了辛亥革命、护法运动的熏陶,已经具有了强烈的进步倾向,会不会去结交一个劣迹斑斑的“匪类”?
注1:取材于宜宾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四卷《李庄绅士罗南陔》,政协宜宾市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政协宜宾市翠屏区委员会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中源的父亲,罗南陔之孙罗亚新老师在为我们一行精心准备晚餐
即使与罗南陔交好、后来去了台湾的,抗战李庄核心人物傅斯年,也绝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脸谱化的反动学阀。五四运动,傅斯年是北京大学的总指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在李庄时,罗南陔、张官周等人请吃饭,如果轿夫不同桌吃(另一个版本是轿夫的饭菜不同),傅斯年会拒绝用餐;因为腐败,傅斯年曾经两次弹劾民国行政院长孔祥熙,蒋介石亲自说项也丝毫不为所动【注2】,并最终导致孔祥熙下台;1945年,傅斯年力促国共合作,实现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并于7月1日亲赴延安,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其题写、赠送了“刘项原来不读书”的诗文;1946年代理北大校长时,拒不录用伪职人员,他认为,如果出任伪职的人不受到谴责,作为大学校长,那就对不起无数的死难者,对不起那些跋山涉水的流浪者;国民党退守台湾后,曾发生学生运动,当局大肆逮捕,始称“四六事件”。风声鹤唳的国民党政府要求学校实行联保制度,傅斯年挺身而出,使台湾大学成为例外(当时兼任台大校长)……人,是时代的产物,即使会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也不应以此而否定其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芒。
注2:这是一段著名的对话:
蒋问:“你信任我吗?”
“我绝对信任。”傅斯年答道。
“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
傅斯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或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中源在为此行的同伴草色讲述罗萼芬(罗南陔的幼子、罗中源的爷爷)的亲笔资料。罗亚新、罗中源一家现存有关罗南陔的资料实在匮乏!这显然与当年罗南陔被镇压有关。由于罗南陔的原因,罗萼芬曾经三次要自杀!当粉碎“四人帮”,罗萼芬平反之后,老人潸然泪下:没想到自己今生还能睡在床上!
其实,就像是从抗战李庄走出的,国民党时期第一批十院士——五位留在了大陆,五位去了台湾或海外【注3】。无疑,那是在“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抉择中,个人的政治抉择。但不同的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依此对他们学术乃至为人进行简单的判读。即使去台的傅斯年们的身上,也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耳闻目染,在罗南陔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长期与这样具有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人们为伍,会产生怎样的潜移默化之功?
注3:在第一、二次游历李庄时听到的解说,以及岱峻的《发现李庄》,都是9位第一批院士。而《李庄绅士罗南陔》一书,则列举出了10位,现从其说。其中留在大陆的是:陈寅恪、梁思成、梁思永、吴定良、童第周。而去了台湾及海外的是:傅斯年、李方桂、赵元任、李济、董作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亚新、罗中源父子在赠送给我的《李庄绅士罗南陔》一书上签名。他们父子二人都是小学老师,只是罗中源没有在本地教书,而是在宜宾下属另一个县长宁。而罗中源的夫人也是人民教师,在更远的珙县教书。罗中源最大的心愿是能像曾祖父那样,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就如同那些抗战李庄的文化大师们一样,面对“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抉择,罗南陔的10个子女也是阵垒分明,有人是国民党,有人是共产党。而其中的共产党人有5人,分别是罗蔚芬、罗莼芬、罗兰芬、罗筱蕖、五儿媳李实之(她曾任中共南溪县第一任支部书记)。当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不容得个人不做出抉择的时候,有些人会高度地自觉,一如朱德元帅,有些人则是在彷徨中的无奈,一如傅斯年。但一个家庭的成员,如此高密度地成为中共党员,将这一现象简单地归结成偶然,显然是不和情理的,他们一定会受到作为父亲的罗南陔的某些正面影响。反之,在如此多参加革命子女的影响下,罗南陔又会在“恶霸”的道路上走多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罗萼芬亲笔原件,也许是罗家现在保存的,唯一还有史料价值的资料了。其中讲到罗中源的母亲嫁过来后,给这个家庭最晦暗的岁月,平添了无尽的欢乐与明媚
罗南陔在1950年被镇压,也许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国民党李庄区党部书记,但历史绝不应割裂地、孤立地去探究,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罗南陔生于1885年),早年间加入国民党,与辛亥革命的志士孙炳文为伍,与护法战争的骁将朱德为朋,无疑依然代表着一种进步。更不要说羊街8号(罗南陔的宅邸),庇护过超过100名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上级派到李庄联络工作的人员,几乎都住过罗南陔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缺少一人的罗家全家福(罗中源的夫人由于在珙县教书,当天没有在李庄)

与罗南陔一同被处决的还有力排众议,决定在危难中接纳同济大学的另外两位李庄乡绅张官周、杨惠君。对于后两者,还没有来得及收集更多的史料,去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对罗南陔,结论似乎越来越清晰。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还是应该留给历史来做最终的评判——不管经过多少年,不管当时的史实如何淹没在时间长河的迷雾中,历史总会以其固有的节奏还原其本真的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3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庄寻常人家正在做功课的孩子们。他们是幸福的一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他们的幸福,有赖于过去几代人的艰辛奋斗

在开始写作本文之前,本想就罗南陔后代的命运多着笔墨,从罗萼芬(罗南陔的幼子,在岱峻的《发现李庄》中多次被提及)、到罗亚新(罗萼芬之子,罗南陔之孙)、罗中源(罗亚新之子,罗南陔曾孙),因为这个能为朱德镌刻印章,能与傅斯年、梁思成做鸿儒谈笑,女儿能嫁给文学史大家(排行第九女儿罗筱蕖嫁给了逯立钦)的家族,无疑随着罗南陔被镇压,在第二代之后衰落了——这绝不仅仅是指家庭财富,而更多的是指文化养成,这也是将篇名定为《文化的断裂处》的原因。
但是,当实际开始写作之后,却越来越觉得,需要将个人的命运,至于国家、民族的大背景下,著关键的一笔,去讲述一个文化断裂处的故事。以傅斯年、董作宾为首的史语所大部迁台,无疑是李庄作为文化抗战的圣地,却长期在新中国成为禁忌、不为人知的原因之一。但是,同样在李庄生活、工作过的,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文化精英们,也有在陶孟和领导下,没有一个人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社会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